最近,2020年前后出现的“信贷合作人”似乎正成为信贷行业普遍采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类似电商的社区团购和内购模式,也类似保险业的保险销售。一般做法是,信贷机构招募“合伙人”协助获客,并根据“合伙人”销售业绩支付佣金。
其实,这种模式早在我国扶贫和农村信贷领域就被运用了。福建创新并在全国推广的“科技特派员”模式就含有“信贷特派员”的内容。“科特派”发源地南平县在开展“科特派”工作时,就由银行向村里派驻了金融特派员。科技特派员也身兼了银行信贷协办员的角色,不仅自己通过创业项目从银行获得贷款,也帮助所在村和农户获得银行贷款,实际上帮助银行开展了业务。他们是解决银行在农村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一个辅助力量。
还有,银行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也普遍利用乡村精英开展农户贷款业务,无论是整村授信,还是委托村干部和有威望的人协助开展业务,都是一种信贷协理方式,小额信贷机构会以各种形式为协理人员提供佣金。
信贷协理员最初是一种兼职职业,他们不是以信贷营销谋生,而是业余增加收入的途径。因此,信贷机构给协理员的佣金开始时并不很高,这种模式的获客成本比招聘专职信贷员要低。即便有一部分协理员因特殊才能取得很好业绩并逐渐成为职业协理员,其佣金成本也远低于有经验的专职信贷员报酬。
这种模式的出现和流行的原因,一般是在行业出现剧烈竞争,机构失去竞争优势,直接获客难度越来越大,无论投入多少成本都难以突破的情况。机构签约协理员,拓展了新的获客渠道,且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短期内可以取得竞争优势的做法。
但是,从长期看,因为协理员门槛低,其他信贷机构可以很容易效仿;而且协理员可以签约多家机构,难以控制协理员只为自己提供服务。最终,协理员这种创新模式成为行业标配的时候,其竞争优势就丧失了,还会产生以下负面的影响。
最严重的问题是多重负债。一个协理员可以向多家机构推荐同样的客户,如果各个机构之间不能共享信用信息,很可能造成客户的多重负债和过度负债,产生信贷风险。所以,某国信贷协会就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避免这个问题发生。
其次,协理员有可能协助客户篇贷。因为协理员不对风险负责,为了创造业绩,有可能会利用他们对信贷机构放贷方式和产品规则的了解,帮助客户通过制造贷款条件获得贷款,甚至篇贷。所以,某国信贷协会制定了严厉的措施,一旦发现和查实协理员出现道德问题,将通报整个行业,从而被终身禁入金融行业。小额信贷行业协会组织曾试图帮助国内信贷机构建立信贷员黑名单,但未得到行业相应。
再则,协理员或“合伙人”签约是一种约束力较弱的合作方式,协理员可以随时退出,十分不稳定。如果各信贷机构争抢协理员,可能造成佣金的水涨船高。所以,某国信贷协会在行业内达成共识,统一佣金标准。而且,所有协理员要由协会开办的培训机构培训和发证,这样就可以源源不断为行业补充具有资质的协理员队伍。
综上所述,“信贷合伙人”是一种有效的获客模式,但应该根据国际经验教训,尽早由行业协会开展信贷协理员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并在全行业建立协理员信息共享机制,统一佣金标准,把“信贷合作人”纳入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