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一年一度的全国扶贫日即将来临,为打赢脱皮攻坚战,国务院扶贫办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消费扶贫。今年扶贫日应该会有相对集中的消费扶贫活动,应该积极参与。
不过,大家细想过没有,当我们在购买消费扶贫产品的时候,我们支付的钱是否支付到了贫困户手中?有多少支付到了贫困户手中?我们在选择消费扶贫产品的时候,在对产品品质进行挑选的同时,是否应该选择那些让贫困户收益更多的产品呢?如果我们需要对此进行判断和选择,我们是否可以得到这些信息呢?谁能提供这样的信息呢?
现有的消费扶贫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贫困地区政府与中央部委或发达城市政府对接,举办消费扶贫展销活动,组织地方生产厂家现场销售。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贫困地区政府在组织这种展销活动时,不仅有促进消费扶贫的政策动机,也有提升本地产品和企业知名度的发展动机,未能关注参展产品精准扶贫的效果。在这种活动中,消费者是带着政策任务被动而来,根据自己消费需求选购产品而去。只要在现场购买了,就算完成任务了,很少有人真正关心钱是否真的花到贫困户那里了。
2. 电商平台自主或与政府及公益机构合作搭建消费扶贫专栏和开展的消费扶贫专题活动。其中既有常年开设的专栏,也有为销售贫困地区滞销产品等而临时发动的营销行动。电商平台一般需要做市商居间对接生产者,而电商和做市商都没有提供精准扶贫信息的动力,也没有面对分散农户进行统计的能力。消费者往往是被网站提供的打动人心的故事吸引和打动而支付,也很少有人深究货款的去向。
问题的关键在于,谁会真的关心消费扶贫的精准性?谁又能有效提供消费扶贫收益信息?必然是理性的消费者和懂得维护自己利益的生产者。但是,分散的消费者无法要求生产者提供信息,而分散的生产者也无法要求交易中介向消费者公开提供收益信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这里需要制度创新,我提出的C2C模式(合作社对合作社)或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农户组成生产合作社,市民组成消费合作社,由消费合作社以团购的方式向生产合作社下订单,由生产合作社向农户派单。订单报价中清楚列明生产链上农户、合作社、加工、物流等各个环节的收入,让消费者清楚明白每一笔钱都付给了谁。如果消费合作社发起扶贫消费活动,可以由生产合作社提供贫困户供货和收益的情况,并可通过合作社的交易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验证。
生产合作社与消费合作社可以联合委托银行开发一种以区块链为基础的P2P(点对点)支付系统,消费者所付货款可以根据协议直接分账拨付给生产链上的每一个参与者。
如果有这样的C2C系统,大家愿意参与吗?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