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作一次标题党,也先卖个关子,请大家耐心看。
前日,华为与腾讯闹纠纷,原因是数据的使用。腾讯抱怨华为通过手机截留和使用了腾讯产品用户的数据,而华为说数据不是腾讯的,是客户的,如果客户授权,华为就可以使用。
我是华为手机用户,体验了华为手机对我数据的使用。每天到下班时间,华为手机会自动提示我回家的最佳路线和可能需要的时间。这说明,华为手机通过对我的行为数据分析,知道了我住房和办公室的定位。还说明,我买华为手机的时候,就默许了华为手机可以获取和分析我的行为数据。希望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还没有被默许发送到华为公司的某个服务器,如果是那样,我也要起诉华为了。
这就是所谓大数据分析。不仅华为如此,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在玩弄客户的数据,并从中发掘商业价值,譬如精准营销。你在某手机应用或网站浏览某个产品,该应用和网站就会自动将你近期浏览过的产品的广告以各种窗口强迫你看见,甚至伪装取消按钮,误导你点击。这些已经司空见惯的商品营销手段,被美其名曰智能销售。而且,所谓智能模式也被应用到了金融领域。如果你在第三方支付账户由余额,支付机构会提示你购买理财产品;如果你购买了商品,信贷机构会给你发送分期贷款产品;如果你出行,保险公司会给你推荐航班延误险,等等。所有这些“智能化”的服务,都以帮助客户获得最优选择、获取最大化利益和获得最大程度便利性为宗旨。
这种“智能化”营销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逻辑或信念: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比客户更了解自己,具备比客户更专业的判断能力,把你交给以你的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系统,就可以帮你实现最完美的人生!
我仿佛看到一个鹤发童颜的智者,在对一个弱冠少年谆谆教导: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比你更懂人生,你要听从我的教导,就可以避免走弯路,否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要读四书五经,才能有功名利禄;你的婚姻要由父母请媒人算八字决定,才能家庭和睦;……,悟空,听我的才能得正果,阿弥陀佛。
想到此处,一行大字浮现在我面前:克己复礼!
孔子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之时,悲叹人心不古,人的欲壑难填,贪欲和私念的膨胀,社会的无规则,是一切纷争的根源。要实现大同社会,就要克己复礼,用统一的礼仪来教化和规范社会与人的行为。
在西方,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也构想了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但他并未试图压抑人的欲望,而是提出克服资本主义的制度障碍,大力发展生产力,用充足的物质财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
欲望、需要和需求是不同的概念。欲望来自于人生存和繁殖的本能冲动,需要是有明确目标的愿望,而经济学说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在经济学领域讨论需求,不是没有约束条件的无止境的欲望,否则共产主义是永远无法实现的。需求的约束条件既有社会可以利用的地球的有效资源,也有个人拥有并可以用于交换的财富(包括劳动能力)。
在经济领域讨论需求的满足,就要了解需求和可以被利用的资源与财富,然后进行有效的配置。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也许可以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这样的有效配置。这也就是马云先生所说的“计划经济”。实现共产主义要靠发展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助推器。
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下班时间到了,我准备按照华为手机的建议乘地铁回家,出门看见雨后的彩虹和可能出现的晚霞,于是,我决定不坐地铁,走一段路,好欣赏一下难得的风景。而我的同事,原本要按照某应用投放的广告去某商场买打折的衣服,也因被晚霞诱惑,放弃购物计划。如果所有人都像我们一样选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良苦用意就枉费心机了。
我们都不是经典经济学定义的标准的理性人,我们除了经济需求,还有更多个人的随时发生的欲念,而在衣食住行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拥有支配自己行为的自由,是所有人更高层次的需要。
如果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系统当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存在,要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他们肯定要效仿孔夫子,要让人类克己复礼,用一套标准的价值观和逻辑教化人类,培养听从其教导和建议的“理性人”。
在数字化的人工智能与追求自由的自然人之间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在《黑客帝国》和《云图》等电影里演绎为数字人与自由人之间的战争。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有必要重温马克思理论体系中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部分:异化理论。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