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段子:
 
折腾的教育!70多年教育改革(大事锁事大中小学一起说):
 
院系大调整;大学大合并;设立重点院校;调干生;全部改学俄语,又大家重学英语,外语很重要;外语不那么重要;外语必须考级;外语不必考级;本科五年专科三年,本科四年专科两年,本科四年专科三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又到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停课是闹革命,复课也是闹革命;大学大搬迁;学校大改名;取消重点,恢复重点;重分数;不重分数;重成份;不重成份,看政治表现;推荐上学,推荐兼考试上学,撤消大学,恢复大学;搬到乡下去;迁到城里来;考前填志愿,考后成绩公布前填志愿;成绩公布后填志愿;全国统一出题;各省自己出题;三好加分,少数民族加分,体育尖子加分,老少边穷加分,烈士子女加分,革命老区加分,教师子女加分……,小学戴帽办初中;初中戴帽办高中;部属重点;全国重点;五个重点;十个重点;211;985;双一流。工宣队进校,农宣队进校,上大学,管大学;反潮流;尖子班;少年班;奥数班;特长生;中小学只能本区读;又可异地读;撤并又恢复乡村学校;公办;民办;公民皆办;共产主义大学;工人大学,农民大学;课程精简,课程增加;开卷考试;闭卷考试;不考试;老师考学生;学生考老师;工人农民干部考老师;考单科;考多科;减负;强基;理综文综;重要科目150分;文理分考;文理混招。高考志愿必须服从分配,可以不服从分配,允许复读,不允许复读。自主招生;提前录取。摇号;划区;开不完的家长会;做不完的作业题;服从安排;自主择校……,随手写来都这么多。教育也是这样:改革永远在路上,跟不上必然会被无情淘汰。
 
这个段子反应了对教育改革过程中制度的频繁变更的不满情绪,“折腾”是一个贬义词。看到上述眼花缭乱的教育改革过程,会让人产生对这种变化是否必要的质疑,进而对这种变化的决策过程产生质疑。不过,如果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上述过程,可以从正面角度对这种“折腾”进行审视。
 
折腾者,变化也。中国文化有着实用与变通特点,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是对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追求。易者,变也。自然在不断变化,社会也在不断变化,中国革命与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就是一个巨变过程,特别是在两个大变局交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变化更加剧烈和频繁,自然要顺应变化不断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舟已行亦,不能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段子标题所谓的折腾,是指教育政策和措施的调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出现较多的变化和调整,说明这个过程是在不断探索中进行的,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也没有教师爷,更没有先验的理想状态。调整,说明决策者不教条,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寻找最实用的道路,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检验政策的标准。
 
中国文化有着实用与变通特点,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是对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追求。易者,变也。自然在不断变化,社会也在不断变化,中国革命与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就是一个巨变过程,特别是在两个大变局交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变化更加剧烈和频繁,自然要顺应变化不断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舟已行亦,不能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如果仔细审视那个段子里归纳的“折腾”,可以发现,这些变化其实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巨变,而是在既定的教育改革方针和方向不变的大前提下的一些具体管理措施的局部调整。从系统论角度看,只要不大折腾,经常的小折腾可以避免死水一潭,保持系统的活力。从社会学角度看,每次折腾都是局部利益调整,不断微调,可避免毁灭性折腾。孩子折腾,说明有活力,精力旺盛。社会成员“折腾”和创新,说明大家有心气,有盼头,想改变。建设性的调整是社会创新发展的动能,人生就是永不停歇的“折腾”。
 
作为经历过“折腾”的人,我体会,每次调整都有民意和舆情支撑,是对不同发展时期社会矛盾调整变化的反应。我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要尽量照顾到各个民族、社会阶层与群体,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社会矛盾进行利益调整,最大限度保持利益平衡,这样才能避免社会动乱,保持社会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最佳的社会环境。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包容情怀、协调能力和决策勇气。要敢于“折腾”,更要善于“折腾”,而判断和衡量“折腾”是否合理的标准应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是否有利于实现社会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状态。
 
当然,为避免盲目的、不必要的瞎折腾和破坏性乱折腾,需要在“折腾”中不断总结经验,用制度把历史证明错误的折腾约束起来,避免再犯同样的折腾错误。法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律的起源就是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对人类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瞎折腾和乱折腾,需要通过立法确定社会共识,将那些“折腾”的野兽关进笼子,避免他们再跑出来祸害人类。
 
话题:



0

推荐

白澄宇

白澄宇

289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任职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兼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普惠金融创新中心联席主任,曾参与创办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并兼任秘书长。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学士与国际金融硕士。长期从事农村发展、扶贫和小额信贷项目管理工作,在这些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还拥有深厚的国际合作经验和广泛的国际合作渠道。 将UNDP提出的inclusive financial sectors概念引入中国,并翻译为“普惠金融体系”一词。之后一直致力于普惠金融体系在中国的建立,推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成为国家金融改革战略目标。主持成立了国内第一个P2P行业的自律委员会,推动了P2P行业的合规发展。目前致力于推动农村合作社与资金互助业务的创新与规范发展,推动共享经济模式的创新。

文章